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和高新培育有什么區別?
高新技術企業是什么?科學是發展的重要內在推動力,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它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
高企申報
什么是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是指企業還達不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申請進行培育,等培育成熟后才可以去申請高新技術企業。
那么高企和高培在申報時所需成立的時間是什么樣子呢?高企: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而高培是企業為注冊成立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2008年至今未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才可以申報。
高企入庫和高企專利的不同之處是高企對企業知識產權情況采用分類評價方式,根據專利的類型、數量、先進性、創新性等進行評分,一般建議1項發明專利獲6項實用新型以上專利申報。而高培是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沒有明確的數量和類型要求。
說到高企和高培的領域是(相同)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人員數量,申報高企和高培也不例外高企申報時研發人員是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而高企入庫的科技人員是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5%;兩者是與眾不同的。
企業研發費用高企為近3年,可高培只需近2年的就ok了。
但是研發費用的比例高企是:1、近1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5%
2、近1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4%
3、近1年銷售收入>2億元,比例≥3%但高企入庫的比列是不根據銷售收入來劃分層的。級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3%
高企和高培申報材料大體相同,審計報告不同。高企是(一)近3年年度審計報告(二)近3年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三)近1年高品收入專項審計報告共5份。可高培入庫只需(一)近2年年度審計報告(二)近2年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三)近1年高品收入專項審計報告共4份。
PS(注意),一般入培育入庫的企業為銷售收入小于2000萬的,可入庫拿到補助,其他的企業條件成熟直接報高企不走入庫的流程,應該是拿不到這個培育資金的補助的。